职业道德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老站栏目 >> 职业道德建设 >> 先进事迹 >> 正文

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邓新华的事迹材料

作者: 时间:2016-07-05 点击数:

以德育人  以身立教

——记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邓新华

邓新华教授在三峡大学这块教学园地里辛勤耕耘了整整三十个春秋。三十年来,他先后担任过班主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研究所所长、学报主编、学院院长和班导师等不同的职务,但无论工作职位发生怎样的变化,邓新华教授的根始终深深地扎在三尺讲台,他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他所挚爱的教育事业。

 

一、教学改革,勇于探索

邓新华教授长期承担本科生的“文学概论”、“文学批评原理”、“中国古代文论”和研究生的“文心雕龙研究”、“西方二十世纪文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尽管教学任务非常繁重,邓新华教授却没有丝毫的懈怠,他总是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把握重点、难点,精心设计教案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并扎扎实实地讲好每一节课。  

为了革除现行的文学理论教材由于理论性太强致使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弊端,邓新华教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在本科教学活动中,他创造性地实施“案例式”教学法,即将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命题的讲解与具体、典型的文学现象的实例分析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了文学理论基本原理和命题的理论蕴涵,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命题来分析和阐释具体的文学现象的能力。针对本科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的特点,邓新华教授还经常采用“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因于此,邓新华教授主讲的“文学概论”课程受到学生普遍的好评,并立项建设为三峡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课程。

在研究生教学活动中,邓新华教授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围绕某一文论经典名篇或者某一重要的文学理论问题去自觉、主动地查阅文献、分析材料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由于邓新华教授运用的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所以选修过邓教授课程的研究生都反映:“邓老师的课把过去的‘要我学’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学’,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真正找到了治学的门径。”

邓新华教授还十分注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建设,他精心编选的《文学评论佳作选》,为本科生文学批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可仿效性和可操作性的范本;他参与编撰的《中国古代文论》教材作为教育部重点课题“文艺学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一,在出版后的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发行数万册,受到高校文科学生的普遍欢迎;他主编的《西方当代文论教程》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教程》等研究生系列教材也即将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邓新华教授在教学方面的改革和探索结出累累硕果:他所教文艺学专业课程的本科学生,近些年来有不少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等重点大学的研究生,也有不少已成长为县处级领导干部,还有更多的成为了中学的骨干教师。邓教授近三年指导的7名毕业研究生中,有3人获得三峡大学优秀研究生奖,2人分别考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1人到高校任教,1人考上宜昌市副科级后备领导干部, 3人被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聘用,他自己也连续3年被评为三峡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科学研究,成果显著  

   尽管邓新华教授在教学方法上的一系列改革和尝试取得上述可喜的成绩,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他深知“科研是源,教学是流”的道理——他始终认为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是教学内容和学术思想的不断创新,而教学内容和学术思想的不断创新又必须以科学研究为依托。正是基于这种认识,邓新华教授多年来无论教学和行政工作多么繁忙,从未中断过科研工作,晚上、周末和节假日往往是他著书立说的最佳时机。也正是有了这样一种心理动力,邓新华教授的科研工也取得可喜的成绩。近些年来,他主持并完成1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政府社科基金课题和3项省教育厅基金课题,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光明日报》、《学术月刊》和《北京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有20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国高校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摘、摘要和复印,他还出版学术著作4部,先后获得湖北省第四届和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他在“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已经受到国内同行专家的好评并形成全国性影响。

   正是由于亲身参与了对文艺学学科前沿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也正是由于有了如此深厚的学术积累,邓新华教授才能针对文艺学相关教材知识结构老化、信息滞后的弱点,大刀阔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把当今文艺学研究的新成果、新知识、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适时地引入课堂,让学生及时地了解当今文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和新的发展趋势,从而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理论视野。

   不仅如此,邓新华教授还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近几年来,他指导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校期间都有文章公开发表,他还指导优秀研究生参与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其阶段性研究成果《宋代诗话中的接受诗学》和《陈廷焯的“沉郁”说与浙西词派的“醇雅”、“清空”理论》等不仅在《东岳论丛》和《中国文化研究》等CSSCI来源刊物公开发表,而且还获得三峡大学研究生优秀论文奖,其中有的已被推荐参加省级优秀论文的评选。

 

三、教书育人,润物无声

邓新华教授置身于三尺讲台,不仅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训练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人格的教育和培养。邓新华教授在讲授中国优秀文论与文化遗产的同时,常常自然而然地融入道德伦理和思想情感教育的内容。他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论与文化的感悟与理解,他对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品质、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伟大的民族精神的解说和阐发有如和煦的春风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您让我接触到了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思想,也给了我一种无法言语的心灵感动;您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上的增长,更是思想境界上的升华。”这位学生在给邓老师的明信片上写下的感言可以说代表了同学们的共同心声。

邓新华教授十分注重从日常生活细节着手抓学生的人格养成教育。“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同学们都非常熟悉邓教授经常挂在口边上的这句话。在邓教授看来,无故迟到、早退、缺课这一类看似无伤大雅的现象不仅有违校规校纪,而且也是意志品质脆弱和人格诚信缺失的表现,因此必须加以杜绝。邓新华教授还特别注意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他上课从未迟到、缺勤。正是由于邓新华教授的言传身教,他所授课的班级基本没有无故迟到、缺席的现象存在,同学们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在同学们的心目中,邓新华教授既是治学严谨的教授和要求严格的老师,也是慈祥的长者,因为他像关爱自己的儿女一样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当有的同学因为违纪受到处分而想不通的时候,是邓新华教授及时的疏导和教育帮助他深刻认识到自己所犯错误的危害性所在;当有的同学在学习上遇到挫折而感到灰心丧气的时候,是邓新华教授语重心长的鼓励使他重新找回自信;当有的同学因病住院急需医疗费用的时候,是邓新华教授慷慨解囊相助;当有的同学经受不住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提出放弃学业的时候,仍然是邓新华教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使她重返校园……。

三十年来,邓新华教授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耕耘在三峡大学这片沃土之上,他以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学术风范和正直热情、达观向上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着他的学生,他用漫长的三十年时间在教书育人这一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

(消息来源: )

湖北宜昌市大学路8号
电话:0717-6392020 E-mail:ghwyh@ctgu.edu.cn 邮编:443002
0